『即时急诊检验』专题系列(五)|降钙素原(PCT)在败血症临床路径中应用
败血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败血症(ICD-10:A41.900)
诊断依据
根据《传染病学》第8版(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主审杨绍基,主编李兰娟、任红,人民卫生出版社),国际脓毒症论坛、美国重症医学会《严重脓毒血症和(或)感染性休克处理指南》(2012),败血症诊断标准为:
1. 急性发热,伴寒战、全身中毒症状。
2. 有胆道、尿路、皮肤等原发感染灶,或创伤、挤压疮疖史,或出现迁徙性感染病灶(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3. 出现皮疹、肝脾肿大。
4.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5. 血培养及/或骨髓培养阳性。
6. 重症可出现低血压、急性肺损伤、肝损伤及尿量减少、意识状态改变等多脏器受损表现;血乳酸水平升高;凝血功能障碍(INR>1.5)、血小板<100,000/L。
治疗方案的选择
1.抗菌药物治疗。
2.一般治疗:休息,维持水、电解质、酸碱、能量和氮平衡。
3.对症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维护重要器官的功能。
4.去除感染病灶:积极控制或去除原发与迁徙性感染病灶。
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一般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病原学检查血培养或(和)骨髓培养,酌情体液(如脓液、胸水、腹水、脑脊液、心包液、尿液、瘀点挤液等)培养,或静脉导管尖部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必要时进行厌氧菌培养或真菌培养,同时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3)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
(4)肝功能、肾功能、抗HIV、胸部X线、心电图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鲎试验(LLT);
(2)血清真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Glucan,G)检测(G试验)或血液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含量检测等;
(3)出现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障碍或感染性休克时,应作相关检查。
(4)血气分析等;
(5)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等。
(6)酌情超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肾盂积水等)、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7)输血前病原检测(HBV-M、抗HCV、抗HEV IgM、抗HAV IgM、抗HIV、RPR)。
出院标准
败血症临床治愈,具体出院条件为:
1.治疗至体温正常及感染症状、体征消失后5~10天。
2.无严重基础疾病、无感染病灶患者,可在室内活动。
3.原发或迁徙性感染病灶未愈者,可在院外继续完成治疗方案。
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合并症或并发症需要相关诊断和治疗,考虑为变异因素,如并发症严重需要专科治疗则退出本路径。
2.病情明显加重,出现感染性休克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需要退出路径。
3.需要手术治疗原发或转移性感染病灶,应退出路径。
4.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住院期间病情发生变化,需要特殊处理,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需要退出临床路径。
PCT
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血浆/全血中降钙素原(PCT)的浓度
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
评估抗生素治疗效果,准确指导抗生素使用,避免抗生素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