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专题系列(十)| 关于质量改善我们应该知道?
一、我国糖尿病管理现状
我国糖尿病防治领域系统性的质量改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通过质量改善工作来提高我国的糖尿病控制水平。列如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率远远不足,2012年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率(HbA1c﹤7%)为30.15%,而美国2007-2010年HbA1c达标率为52.5%。我国血糖、血压、血脂同时达标(HbA1c﹤7%;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总胆固醇﹤4.5mmol/L)的患者比例仅为5.6%,是美国的30%。
二、我们对质量改善的关注重点和具体措施有哪些?
医疗行业质量改善重点关注的是如何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如何减小最佳证据与临床实践间的差距。
第一,知识自上而下的传播上面存在“缝隙”。最佳证据发表之后,传播至该领域专家,专家再传播至基层医疗工作者,每一步都存在时间差。
第二,面向临床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可能已经知道了最佳证据,但考虑到实施这项措施需要的医疗环境、设备、人员改变、组织架构调整、需要的时间、金钱投入等,可能会采取保守态度或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实施,无法真正将证据在实践中应用。
医疗行业质量改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医务人员提醒系统(provider reminder systems)。将关于患者个体特征化的信息通过口头、书面或通过电脑系统提示医生(如:该患者3年前做过乳房摄片)。同时这种提醒也包括让医生遵守指南建议做决策(如:做出药物调整,开展适当的检查)。
2、临床数据获得便利化(facilitated relay of clinical data to providers)。即将从患者处搜集的临床资料顺畅传递到医生的过程,除了一般的纸质病历,还可能通过电子形式获得。
3、审核和反馈(audit and feedback)。审核和反馈定义为将医生或医疗机构临床绩效的任何总结、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的表现,或公开或私密地报告给医生或机构(如:患者是否达到某个特定临床指标的比例)。
4、医务人员教育(provider education)。形式可以是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CME)、工作组、会议、讲座(面对面或远程)、或由已经受过培训的有经验者给予单独指导,也包括教育材料的发放(电子出版物、印刷品、音像制品)。
5、患者教育(patient education)。形式可以为课程,患者及其亲属共同培训,发放小手册等。
6、加强患者自我管理(promotion of self-management)。与患者教育和患者提醒有一部分的重叠,强调的是使用一定辅助材料和装置来辅助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7、患者提醒(Patient reminders)。直接由医生告知患者,鼓励他们遵医嘱,提高依从性,形式可能是卡片、电话或手机短信等。
8、组织结构调整(organizational change)。
以下情形至少包括一项:
a.疾病管理或病例管理,基层医师与专家分享病例,或多学科小组提供关于病情评估、治疗参考意见的协作。
b.小组人员调整,治疗小组增加成员(如:增加糖尿病专职护士、临床药师、临床营养学家等),创立多学科小组,或者改变现有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如:护士应赋予更为积极的患者管理职能),或者在临床配置上简单地增加护士、药师、医师的数量。
c.采用TQM、CQI等质量改善方法建立框架,来量化质量问题,设计干预措施,监督流程实施及对流程的再评价。
d.医学信息采集系统的变化,采用更为先进的办公技术手段(如电子病例记录,患者追踪系统)。
9、经济、行政管理、立法激励(Financial,regulatory or legislative incentives)。包括:根据对治疗流程的依从程度或患者指标的完成情况直接针对医生的正向或反向的经济刺激。直接针对患者的正向或反向的经济刺激。全系统范围内报销偿还机制变化(如:按人头收费,预支,从论量计酬向固定工资转变)。医师资质认证、机构资质评定标准改变。
对于上述质量改善措施,可从三方面评估其结局:
a. 评估疾病控制情况,包括直接结局指标(如:病死率或并发症发生率)或已证明可影响结局的中间指标(如:血压、HbA1c)。
b. 评估医疗服务提供者对指南的依从性;c. 评估患者对处方和自我管理建议的依从性。
小结
我国现已在糖尿病质量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应该结合我国目前糖尿病管理的缺陷,应用质量改善科学的理论建立质量改善项目的框架,从而从医务人员日常医疗行为的规范、患者管理流程的建立以及糖尿病管理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将目前最佳的循证证据,指南推荐的“标准化诊疗措施”最大限度地应用于临床,实现从证据到临床实践的转化,使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