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急诊检验』专题系列(三)|心力衰竭标志物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临床中的运用
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共同通路。目前常用的诊断和监测心衰的血液标志物主要有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脑钠肽(BNP)。
NT-proBNP和BNP对比 | ||
项目 | NT-proBNP | BNP |
肽链长度 | 76肽 | 32肽 |
半衰期 | 60-120min | 18min |
有无生无活性 | 无 | 有 |
稳定性 | 稳定性好(室温下保存7天) | 稳定性一般(冷冻情况下尚不稳定) |
与proBNP的交叉反应 | 不显著 | 显著 |
血中浓度 | 高于BNP(5-10) | 低 |
*注:NT-proBNP是由肾小球滤过、因此在血液中浓度受肾功能影响较大 |
N-末端脑钠肽前体(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proBNP)是心脏分泌的肽类激素,脑钠肽是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的重要调节因子,对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有很高价值。血清浓度比脑钠肽高,可以床旁进行快速检测, 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
2014年2月发布的2014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BNP和NT-proBNP动态监测评估慢性心衰治效果、监测在急慢性心衰的诊断、危险分层、疗效评估、预后和院内外管理中的应用,为心衰诊治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临床医生正确决策,帮助患者早诊早治,有效提髙生存率。
1.NT-proBNP在急性心衰临床鉴别诊断、预后与治疗中的作用
年龄 | <50 | 50-75 | >75 | 临床解释 | 应用 |
NT-proBNP浓度 (pg/mL) | >450 | >900 | >1800 | 急性心衰可能性高 | 诊断 |
300-450 | 300-900 | 300-1800 | 急性心衰可能性低,结合其他临床表现 | 诊断 | |
<300 | <300 | <300 | 排除心衰可能 | 诊断 | |
>5000 | 短期死亡风险较高 | 预后 | |||
>1000 | 长期死亡风险较高 | 预后 | |||
治疗目标 | 住院时NT-proBNP下降30%是一个合理的目标; 无基线治疗目标时目标应为NT-proBNP<4000pg/mL,检测时间为基线与病情稳定时 | 治疗 |
2. NT-proBNP有助于急性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I类,A 级推荐)
NT-proBNP有助于对急性心衰和其他病因引起的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并以BNP<100pg/mL、NT-proBNP<300pg/mL作为急性心衰排除截点。
要在急诊室明确急性不稳定性心衰的诊断,对年龄分类的的NT-proBNP结果截定值设为450、900和1800pg/mL(针对<50岁、50-75岁和>75岁年龄段)时,可减少年轻患者的假阴性率,减少老年患者的假阳性率,而不改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条件下改善总阳性预测值。
3. NT-proBNP有助于评估急性心衰的严重程度和预后(I类,A 级推荐)
当NT-proBNP>5000pg/mL时,可提示心衰患者短期死亡风险较髙;若该值>1000pg/mL,则提示长期死亡风险较髙。当与传统标志物,如肾功能不全,贫血,心肌损伤,或炎症的检测合用时,NT-proBNP的预测价值能被强化。
另外,NT-proBNP除对由左心衰竭引起的急性心衰的预后有预测作用外,其对由右心衰竭引起的急性心衰,如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也有很强的预后评估作用。
4.NT-proBNP有助于急性心衰的治疗监测
NT-proBNP是急性不稳定性心衰很强的独立预测因素。急性不稳定性心衰,对治疗有良好反应的患者,其NT-proBNP值下降迅速。住院时急性不稳性心衰NT-proBNP下降达30%是一个合理的目标。如果没有测基线时NT-proBNP水平,对于急性期治疗的目标应为NT-proBNP<4000pg/mL。
检测NT-proBNP的最理想频率在2个时间点:基线/发作时(为诊断、分类和指导起始治疗)和感觉到病情稳定后,以评估出院的可行性或需要加强治疗方案。当此类患者病情稳定时NT-proBNP仍升高,建议检验治疗方案是否充足,心衰治疗目标和考虑心衰的预后。
5.NT-proBNP在慢性心衰临床鉴别诊断、预后与治疗中的作用
6.NT-proBNP推荐作为慢性心衰患者的常规检查(I类,A 级推荐)
指南推荐将BNP/NT-proBNP作为慢性心衰患者的常规检査(I类,A级推荐),用于因呼吸困难而疑为心衰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NP<35pg/mL,NT-proBNP<125pg/mL时不支持慢性心衰诊断),及评估慢性心衰严重程度和预后(I类,A级推荐)。
7.NT-proBNP有助于评估慢性心衰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对于慢性心衰,NT-proBNP是独立的最强有力的能对所有临床相关后果进行预测的因素之一, 且心衰严重程度的所有阶段都有效。
对慢性心衰患者反复测定,NT-ProBNP值能对相关不良后果提供更多的评估判断价值,这些不良后果包括死亡或因失代偿性心衰住院等,故推荐应用于每一患者的评价。对门诊患者预后判断的截定值还未明确。然而NT-proBNP浓度>1000pg/mL时,心衰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
一些干扰因素,包括肥胖和肾功能不全,会使循环NT-proBNP水平的解读复杂化,故当用NT-proBNP检测评价患者时需考虑到这点。
8.NT-proBNP评价慢性心衰患者治疗效果的辅助方法(II类,B级推荐)
新指南指出,研究证据显示脑钠肽指导治疗可降低75岁以下患者死亡率,降低中期(9-15个月)心衰住院风险,故可作为评价慢性心衰患者治疗效果的辅助方法(Ⅱ类,B级推荐)。新指南指出,心衰住院期间BNP和(或)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髙或居髙不降,或降幅<30%,均预示再住院和死亡风险增加。
以降低NT-proBNP水平为治疗目标的治疗能优化已证实有效的心衰疗法并减少不良临床预后。对于临床体征和/或NT-proBNP水平提示存在失代偿(升高>30%)时,治疗方案的调整,连续临床随访和复测NT-proBNP应考虑间隔在1-2周。
值得注意的是,当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NT-proBNP会短暂升高这并不意味着存在临床失代偿。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其水平会下降。
9.NT-proBNP有助于评估缺血性心脏病及ACS预后评估
NT-proBNP在非稳定和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中都是强大和独立的预后判断标志,尤其是对后续心衰或死亡预后的强大预测因素。其独立于其它临床因素,包括肾功能或肌钙蛋白。在缺血性心脏患者中NT-proBNP值持续>250pg/mL提示不良预后。在不稳定心绞痛(ACS)患者中推荐在入院时(或尽早)检测NT-proBNP。初次NT-proBNP水平升高,尤其肌钙蛋白同时升高,应考虑早期行有创治疗。入院24-72小时应考虑再次检测NT-proBNP,于3-6个月再测,因为比起仅入院时测一次随访检测能提供更充分的长期预后信息。在稳定性CAD患者中,每隔6-18月检测一次以判断预后。如临床怀疑病情进展,需额外加测
10.NT-proBNP有助于新生儿和儿科患者诊断或排除心衰作为呼吸困难的病因
NT-proBNP在出生后的初几小时内有明显升高,通常在一周后下降至正常浓度。
对于儿童急性呼吸困难,检测NT-proBNP有助于诊断或排除心衰作为呼吸困难的病因。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无论有否心衰症状,其NT-proBNP水平通常较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高。检测NT-proBNP有助于明确那些使用蒽环类药物有发展为心肌病风险的患者。
在不同科室的临床应用:
NT-proBNP参考范围
临床诊断值参考:
75岁以下:NT-proBNP<125pg/mL
75岁以上:NT-proBNP<450pg/mL,参考范围因人群不同可能有差异,建议各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参考范围的适用性,必要时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
NT-proBNP样本要求
样本为不溶血的血清、肝素或EDTA抗凝的血浆或全血。血浆/血清样本可在2~8℃下保存1天,若长期保存需置于-20℃以下,检测前样本必须恢复至室温,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忌反复冻融。全血样本采样后宜立即检测,或2~8℃下保存不超过12小时。
文章参考文献:
1.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2.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
注:文章素材部分来源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及时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
阅读全文